党政办公室编 2012年3月31日
贵州师范学院教学教辅单位专题学习国发2号文件
及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情况述要
2012年3月13日,副校长张承鹄召集全校教学教辅单位行政负责人在第一会议室专题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及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会上,各单位就找准我校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党委副书记、校长韩卉,校长助理卢鹏参加了会议。在听取各单位发言后,韩卉校长作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内容述要于后,供大家进一步讨论学习: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1.认真学习、抓住机遇。国发2号文件,规格高、规定细,又与教育关联度大,在未来十年,对我校的发展,具有引领性和指导性。只有学深、学透、学好,掌握了文件精髓,做到心中有底,才能用准、用好、用足。
2.明确要求、乘势而上。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背景,对贵州高等教育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如果不明确要求,就会“走偏”、就会“肤浅”,也就很难抓住机遇。贵州的又好又速发展对贵州高等教育的要求是很高的。在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特别强调,科技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还相当薄弱和乏力,还远远没有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支撑的作用。这是对我省目前教育的基本评价,也是我省教育发展的巨大空间,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学校的发展决不能游离于社会的大局之外,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
二、理清思路,确定重点
想到一起,才能做到一起。因此,必须理清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
1.学校定位。定位就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就是我们的旗帜,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学校定位直接决定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研学术等各项工作的发展。学校的定位应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明确、更具体、更易把握。
我对贵州师范学院定位有三点思考:一是要与基础教育互动;二是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三是要有独特的学校文化。我把想法抛出来,请大家展开讨论,在交流沟通中形成共识,达成一致。一定要形成最适合我们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鲜明的定位。
2.人才培养。贵州师范学院应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应是三个层面的人才:一是更高层次人才的后备队伍。就是考研,继续深造,向高层次发展的人才;二是服务于基础教育的骨干队伍。就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这是我们培养的人才主体;三是能自主创业的特殊人才。
思路清晰了,就要在教育、教学上下大工夫。如何培养人?在教学上不能按部就班,要有大的改革,要形成有特色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分类、分层,有区别地教学。学校的成败就在“特色”上,特色靠创新,靠改革。只有加大力度促进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有竞争力的学生。
3.科学研究。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三个提升。一是提升教师能力和水平。名师才能出高徒。主要是提升教师敏锐把握外界,把握前沿的能力;提升教师系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二是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解决“有为有位”的问题。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我们有部分学科的发展与服务地方联系紧密,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学科将在相关领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三是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学校地位的发展是与这项工作的开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研究工作要思考好、要组织好,哪怕以前的基础不好,只要肯抓、想办法抓,持之以恒去抓,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效,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就一定会取得突破性成绩。
4.学科专业建设。不能盲目求大、求全、求多。有几个重要问题,大家必须把握:一是抓好已有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二是打通相关学科的关联,不能封闭。贵州师范学院是一个整体,学科间的资源整合就能形成我们的学科群,就能形成我们的特色,成为一个高地,学校才有核心竞争力。三是要把握好新增专业。要认真遴选、分析、把握,不能太盲目、太随意。不搞平均化,有条件、有前景、能形成学科群、抓得好、抓得实的专业,优先上。四是要形成有优势的学科。
5.学校文化建设。贵州师范学院独特的学校文化,既要能体现高校的共性又要彰显个性,学校文化要体现在每一个师生身上,让每一个师院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项工作不是表面的、做样子的,是一定会影响人的。
三、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开会的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发现问题,共同商议,解决问题。不能只提问题、提意见,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提意见、提问题时,要主动承担责任,与学校一起解决,一起有针对性的去做。希望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将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加以解决,取得更好的效果。
送:校领导。
发:校属各部门、各单位、实验中学。
审稿:谭定德 本期责编:赵 刚
共印15份,上学校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