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杨洋教授,于印山书院二楼的“印山讲坛”,举办一场主题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学阅读方式”的学术讲座。讲座吸引了近百名文史专业师生前来参与交流,共同学习和探讨文学阅读相关问题。
讲座伊始,杨洋教授以启发式提问引领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阅读才是文学阅读?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背后却隐藏着对文学深度和广度的探索。结合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她分析提出,作为一个文史师范专业的学生,应当深入理解并践行这一课标要求。杨洋指出一个普遍现象:在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时,我们往往习惯于用概括性的阐释来解读作品,如“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等。为深化理解,她从三个维度:读什么--文学文本,怎么读--文本细读,为何读--审美价值,为同学们进行了详细阐述。以鲁迅的经典作品《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记》为例,杨洋深入剖析了文学阅读的正确路径。她指出,很多人在解读这些作品时,往往只关注到主要人物的人生命运,和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等显性内容,却忽略作品中丰富的细节和深刻的内涵。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更在于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艺术手法。通过杨洋详细解读,我们得以深刻领略文学阅读的魅力与深度。
最后,杨洋特意为同学们推荐了一系列有关新文化史和微观史的读物,其中包括《叫魂》《奶酪与蛆虫》《屠猫狂欢》以及《那间街角的茶铺》等作品。杨洋强调,文学阅读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不仅能够激发我们感性认知的潜能,更能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体验和理解这个世界。同时,她也明确指出,文学阅读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导我们深入体悟,而非仅仅依赖于清晰逻辑的知识概念。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文学阅读方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文学阅读的魅力的体验也更为深刻,对提升文学素养大有裨益。
图/文 严梓恒 一审/黄开军 二审/杜景 三审/万国崔
讲座现场